当前位置:八一中文网>科幻灵异>夺宋:水浒也称王> 第1081章 痛苦的高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81章 痛苦的高颍(2 / 2)

王伦曾经无数次说起过“蛮夷之辈畏威而不怀德”,他的意志就成为朝廷的意志,成为汉军的意志。

至于王伦所说的“蛮夷”,是基于华夏传统的“华夷之辩”,不完全是搞民族歧视和对立,比如在本朝迅速完成汉化的契丹人,就不再被视为蛮夷;同样地,宁夏、陇右二行省被征服的汉化党项人也不被认为是蛮夷。

现在漠南的诸部牧民们也渐渐不再被朝廷视为蛮夷,故而在安西都护府辖区内,蛮夷主要指的是乃蛮、葛罗禄、康里、喀拉汗国、波斯、突厥诸部民。

在李彦仙突然翻越大雪山出现在伽色尼国东部后,汉军便彻底打通了与印度地区的商道,实力弱小的伽色尼王国需要汉军的保护,也十分痛快地答应了汉军向着南方增设驿站和兵站。

于是占德校尉高颍便继续南下,此前朝廷派了僧侣为主的使团前往印度,高颍的任务就是继续研究印度人的民族性格。

这个任务是王伦特意交待的,而且王伦还交待了高颍该如何入手研究,那就是先研究印度地区的神话和宗教。

一个民族的神话往往最能够反映出这个民族的整体性格,对波斯人的宗教和神话曾有些了解的高颍,在着手研究印度神话之后,通过与印度商人的接触,发现王伦对印度人的某些印象结论实在太对了。

王伦认为印度神话中缺乏“羞耻”观念,所以印度人就表现得很奇葩,几乎所有的民族和文明,都对一些恶行进行道德判定,但印度人的道德判定标准过于奇特,就连一向以狡诈善变的葛罗禄人与之相比都可以称得上道德完人了。

由于印度神话中有苦修这个概念,有三位一体的梵天、湿婆、毗湿奴创世神的赐福这个概念,所以印度人很善于诡辩,很善于钻空子,喜欢占小便宜,而且颇以此而洋洋自得,认为这能够显示自己的智慧。

高颍此前对波斯人发明的祆教、摩尼教都有过了解,至少波斯人的思维是比较清晰的,哪怕波斯人的文化与中原文化截然不同,但二者之间还是能够找到许多共同点。

但印度人的思维逻辑,相较于汉人而言,只能用“混乱无序”来形容,就好比前来贸易的印度商人,哪怕与其他商人签订了契约,仍旧无法约束他们的商业道德,仍旧总想着从契约中找漏洞,或者妄图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进行诡辩。

为了强迫印度商人听话,高颍不得不雇佣本地的青壮,组建了一支小小的执法队,皆持木棒,木棒之下,印度商人果然就变得能听懂人话了。

而且印度人特别喜欢通过行为试探,从而将对方在印度种姓制度下的阶层做一个大致的判断和划定,岳飞治军严格,汉军表现出了严明的纪律性,这种纪律性就被印度人认为,汉军士兵的种姓阶层是低下的。

等到高颍搞明白了印度人的思维逻辑,组建木棒执法队之后,汉军士兵的种姓阶层就被动提高了。

于是下一批到来的印度商人面对汉军时,表现出的又是另外一番模样,这让高颖觉得,印度人个个都是看人下菜碟的高手!

总之高颖被印度人的行为和思维逻辑搞得很痛苦,对印度人的了解越多,他的态度就越发明确:印度人根本就不是汉人的对手,根本就没有资格成为汉人的敌人,简直是天生的奴仆下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八一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