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等人从首都机场下的飞机,本来曲依凝打算直接回学校或者回家看看,但李云好不容易给约出来的,两个人在一起还没腻味够,怎么能让她离开呢?
一顿好哄,这才将人家女孩“骗”到了京城。
刚一下飞机,李云就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不但京城五老齐聚机场来接他这个小辈,甚至连文学院的院长都来了。
“这太夸张,太夸张了!”
李云嘴里小声说着,脚下却不敢慢悠悠的走,朝着杨老等人的方向一路小跑,让几位老人和自己的院长等自己,这罪过大了。
几个人一路小跑到了杨老面前,杨老先是小心翼翼地接过李云的作品,当场检查了一下发现有轻微的折痕,字迹还好,没有晕染或飞墨现像,一颗心这才放下,随后又心疼起那道折痕来,越想越气,回手在李云和杨小辉的头上拍了一巴掌,这才领着大家上车离开。
至于李云等人,车太小,人太多,拉不下,自己打车走人就行。
不说李云等人捂着后脑勺找到酒店入住。单说杨老等人驱车来到了首都大学文学院,在那里,齐建明院长早就安排好了一间空房间,当做临时讨论会。
他们来到时,屋子里已经有十余位院里的教授在那里等待。见杨老和院长等人来到这里,纷纷起身,探头看向杨老手中的手稿。
杨老将手稿小心翼翼地放到事先做好的玻璃画框中,然后将画框立起,稳稳地放在支撑架上,全部过程杨老亲自动手,有人想帮忙也被杨老拒绝。
等做完这一切后,所有参会人员全都围了过来,戴着厚厚的眼镜开始仔细地观看细节。
一时间,惊叹声不绝于耳,坐在一旁的杨老顿感老怀大慰,李云与他虽然没有师徒之名,但他却早就把李云当成了自己的弟子,不光是他,连外人也这么认为,现在李云又来了一部大作,杨怀古感觉自己都年轻了好几岁。
不过,即使非常享受这种感觉,杨老还是征求了齐院长的意见后,让各位专家教授回到座位上,这群文学院的老教授对这部作品的喜爱就好像瘾君子犯病了一样,你要是不把他们拉回来,他们都恨不得粘在作品上。
“这是我们文学系学生李云所作,至于创作过程我就不过多叙述,网上都有基本情况差不太多,今天召集各位前来,就是来分析一下这个作品,我个人认为,这部作品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可以列为大学教科书,并系统讲解的文章。但在这之前,咱们要了解清楚这篇文章的内容。实际上,我们把作者请过来现场讲解更好,一来,李云还年轻,我担心他压力过大,二来,咱们这群老家伙虽然说可以不耻下问,但面子上过不去是一方面,要是传出去对李云也不见得是个好事情。所以,我和杨教授商量过后,打算我们先研究,最后再找李云让他介绍一下。”
院长的话刚落,现场负责会议的工作人员就将高清电子版的《滕王阁序》打到了大屏上,方便各位教授一同观看。
所有的老教授都开始欣赏起这篇雄文来,这一看不要紧,一个个看得是心潮澎湃,满面红光。甚至可以说是不明觉厉。
八一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