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一中文网>都市言情>文豪1983> 第245章 《日元升值对国内基建借款的影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5章 《日元升值对国内基建借款的影响》(1 / 2)

第245章《日元升值对国内基建借款的影响》

日元为啥会升值

这是个说来很复杂的事情……作为当时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其汇率升值几乎是必然的。日本负责制定经济产业政策的大藏省,甚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根据后世解密的资料显示,广场协议之前,日本高层已经知道自己的日元会升值,他们对外贷款当然会选择日元借日元还,于是,大陆就成为那个倒霉蛋:

原先借走的超长期无息贷款,最后因日元升值,变成了实质上的高利贷。

这是个坑爹事儿啊,因为还不起日元,只能卖资源,卖股份……无所不用其极,代价是几代人来支付的。

余切骑车去京城最大的百货商店看日本家电,发现他去年购买的松下大彩电,如今已经涨价到近两千块钱。而他当时购买了一千四百,约二百四十二美金。

靠,真涨价了!

他又问岩波出版社在沪市的办事员,同类型的电视在国际上什么价格,结果得到回复,还是两百四十二美金。这就代表这一部分的涨价,完全是由于人民币的贬值所导致,他恰好处在日元升值的前夜。

那这篇文章,就更有价值写上去了。早发一天,就早避免一点损失。

余切在家蹲了两三天,写出一篇论文草稿《日元升值对国内基建借款的影响》,拿去交给系主任胡岱光。

胡岱光眯着眼:“日元升值”

“嗯……”

胡岱光接着又道:“国内基建……是这样,日本借款是有个前提条件的……比如,必须要你用在某某行业,甚至你用的钢和水泥,你用的处理污水的设备,都有指定的厂家。从79年开始,我们从日本借来的贷款,绝大部分用在基建行业。”

“余切,你还是真有些了解的。我知道你写了个《落叶归根》,涉及到水坝建设,没想到,你还能把这用到你的专业上来。”

当时,国内京城到qhd的铁路建设,qhd的港口建设,以及湘省五强溪水电站等项目,用的都是日本的贷款。

但是,胡岱光把这论文看来看去,随后又表达了不满:

“你这个论文,有结论但是没过程。你看,你当时数学学不好,考试也不及格,现在终于知道痛苦了,在你论文的过程部分,并不足以取信于人。”

余切无奈道:“我数学水平是不好,这个对我来说也有点超纲了,我现在既没有专业数据,也没有足够的外文资料,几天之内我怎么弄出来我申请个常做科研的外援。”

“你不能把数学学好,你再写论文吗反正你将来要深造下去,不学好数学怎么行”

“——我还没答应深造呢胡老师。”余切傻眼了。

哥们还没答应呢!

胡岱光笑道:“你不读下去还能做什么各国都有一些小说家的副业,比如拉美就很喜欢把小说家任命为外交官,他们既能说多种外语,又代表了这个国家的门面……我们就喜欢把小说家安排去做官,做顾问,你老师马识途也做过住建厅厅长呢!要是他有一番计量的本事,说不定已经成了一个真正的政治家了。”

“你能走好仕途吗?”胡岱光问。

也许我能,但是在网文中,我是不能的。有种神秘力量,让我根本不用考虑这条路子。

余切道:“我没那心思,我一心只想要当日子人。”

“你之前在文学院教书,那你之后转个燕系的文凭,你换中文系去教书,你愿意吗”

“我也不愿意。”余切说。

写小说根本是不需要教的。

凡是他真心教的,比如管谟业,可以看到管谟业还是走了老路,这都是自己生出来的本事,不需要他怎么干预。

好了。胡岱光有话说了:“我们燕大不是大师凋零的文学系,我们燕大经济学的人才济济,人都快装不下……就连你那个师兄林一夫,人家是从宝岛抱着篮球游过来的,师从诺奖学者,也没有立刻安排个教职。他如今还在美国的某研究院学习呢。”

“所以,你要做个教师,做个余教授,最起码得读个硕博吧。”

这岂不是回到了我上一辈子的情况了

我特么都快读成斗战胜佛了。

“但是,我这篇文章得尽快发啊,数学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您得给我找一个数学厉害的。”

胡岱光见余切答应了深造下去,心里就很高兴了。“你只要愿意留在我们燕大,好处大大的有,功课你自然也不必担心。宝岛来的林一夫虽然没安排教职,却可以一年就拿到硕士学位,你的同学也有两年就毕业的,然后批准去美国的常青藤读书……你也可以特事特办,到时候还发个文学系的学位,季线林那边肯定是很高兴的。”

“我们燕大这些年,还没有出过特别大的文学家。你的水平只要过关,将来你就是两个学院的客座教授了。”

您还给我画饼呢!

余切暗自摇头:唉,今后岂不是要成余博士了,既然这个燕大经济院院长,全国《资本论》研究副会长,全国经济学会副会长,全国……他这么要求我,其实咱燕大也还是不错的。

“读吧。”余切说,“我先把这论文写完。”

“善莫大焉。”胡岱光循循善诱道,“你原先是83年入学,因为复读耽搁了两年,你本该81年就加入到我们燕大的怀抱中来,现在你只是按时毕业了。至于复读那两年,就当做是你打下的基本功吧。”

“那么,谁来给我做导师呢”余切问。

“我勉为其难,带你一下。我们亦师亦友,至于学术水平上我已经不如许多人,但你可以问我的朋友历一宁……他是真的有水平的。”

好赖胡岱光没给余切正事儿耽误了!

他安排的外援就是平新桥,余切的班长,这人后来成了经济学的大教授。平新桥确实是个科研圣体,真正的牛马,猛干一个星期,余切那论文的过程部分,给他从无到有弄出来了。

《日元升值对国内基建借款的影响》,成了一个正儿八经的论文,远超过毕业论文的层次了。

尤其是里面的论文实证部分,各种数学工具,运用的十分玄妙……余切猛地想起来,平新桥后来是燕大考研的知名讲师,教科书的编撰者。虽然学术成就不算巨大,但是基本功那是相当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一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