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一中文网>女生耽美>挟明> 第585章 天下之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85章 天下之势(1 / 2)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人言亦讲,和则两利,分则两伤!

崇祯十七年五月间,李自成山海关一战战败之后,于京师放得一把火,带着自己逃窜人马是匆匆撤出了北京城。

不久后,多尔衮夹带顺治新帝,入主京师,接手明朝遗臣们以朝拜,并正式宣布了对京城之统治。

与此同时,萧携太子朱慈烺南遁,于南京士族集团集体拥护下,六月登宝继位,成了南隅弘光朝廷。

一时间,天下三分,出现三方俱想要完成大一统之政权王朝局面是也。

一个乃匆匆离京的大顺,一个是新晋入主京师之大清,另有,便为那偏安一隅南明王朝矣。

起初,于萧靖川力挺抗虏北伐之意下,南廷勉强守保了山东半部以作缓冲。

这一时期,明、顺在西南两向夹攻之下,李自成反扑,于八月竟亦一度又打回了京畿西南区域,逃而复返。

可,随后,情势紧转,因来南廷中,南方士族及北下的帝党倪元璐等人,皆为有意罢兵言和,以期驱虎吞狼之计,遂三方态势,到得八月末上,有所突变。

西北向,闯贼自成之大顺,反落形单影只,孤立之态。

相较对此,缘何会起这般变化?

如要释清此局,则必从建奴立清以后,一系列紧要措施说起。

当时这帮外夷,借势清兵入关,途间经得高人指点,打来“为帝复仇”之旗号。

凭此,顺利入主京区。

可以说当时他们还自诩了正义之师以冠名。

打得这般旗号,好处不言自明,那就是在收编明朝北地,州府地方力量上,事半功倍。

但,与之相对的,随来,此一举措,倒也产生了一个不小之尖锐问题。

那便为清朝初立后,该以何面目,来对待南明朝廷。

要知,从法理上而言,南明乃算明朝之延续,肯定要比清朝接替北明之统治更显正统。

所以,清朝如不奉南廷正朔,直接扯下遮羞布,肯定会使旧明遗臣们彻底失望。

原有那些举棋不定,观望要否降清的明朝地方大员们,也会就此选择倒戈相向。

可,不扯此一说辞,则就又必须尽快解决同南明之间关系。

对较这种局面,合军统帅,政廷首脑多尔衮,一时便犯了难来。

在他看去,南明之弘光的法理正朔,绝不可轻言承认。

如要计较,则必须寻一巧妙之法,来回避此间关碍问题。

因此,其待多尔衮他稳定住北方之同时,亦广散了眼线,向那南方士族集团散发去一个消息。

那便就是:“息马燕京,抚茲黎庶。”

意思嘛,倒也并不复杂,就是说,清廷的兵马,只打到北境,最多占领北方大部,不会南下侵扰。

而这,也就给南明当下朝廷释放了一个极其错误之信号。

建奴鞑子,只想跟南方划江而治。

对得初立之弘光朝廷,并不有意征讨。

当然,这般论调,对得眼下南廷来讲,无疑是一天大喜事也。

毕竟,从军备武功角度讲说,南明这一弘光政权,眼下除有江淮四镇不足十万兵马以外,亦仅萧部刚算拼残之一部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一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