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天穹!
常温超导就这么水灵灵达成了。
但令项目组研究人员不解的是,李颜对此的第一要求,竟然是“秘而不宣”。
这玩意儿实验了很多次,越实验大家越兴奋,环境压强下的常温超导,就是被实现了。
材料本身的强度也足够,拥有非常夸张的应用畅想空间。
要是拿去发个文章……
惊天动地!震古烁今!
有什么藏起来的理由
难道……很快,大家就找到了唯一可解的思路:
李颜这玩意儿是碰巧弄出来的,可能甚至是失败实验的结果,所以他自己也搞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影响导致了超导材料的诞生。
这块玩意儿的意义是说明“我们可以”,本质上是个孤品。
结合他画了条素描的龙,更佐证了这个观点。
然而很快大家就被打脸了,李颜硬是用七天时间自己造了个装置出来,干啥的不知道,怎么运转的也不知道,大家就是负责造组件,具体到拼接调试都是他自己搞定,连写进去的程序也是加密的。
但是,这鬼东西竟然能批量生产ly99材料,环形、圆饼状、条状……
一个个的,品控拉满,简直成了小型生产线。
最吊诡的是,李颜检测着这些东西,竟然还真翻开了笔记本上的那条龙。
甚至他妈的拿了笔在上边修修改改。
研究常温超导的复杂实验没把这群研究人员搞崩溃,李颜的这一套操作下来把他们脑子烧坏了。
脑子烧坏的不只是他们,实际上,最近跟李颜共事的人们,脑子负担都有点夸张。
他们发挥了自己的全部实力,燃命输出,一步步把看似科幻看似不可能的项目逐渐落地,但到了最难突破的那一步,到了踏足全新世界的那一步,还是倍感无能为力。
反复试验失败的挫败感在一定时期内笼罩了各个实验组。
然后李颜就会出现,一个人调整着各种数据,然后突然就实现了这看似天堑的一步。
打得所有人都猝不及防,连带着军工那边跟进的人都非常懵逼。
东西搞出来了,记录的内容全是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一张素描,几页鬼画符,甚至是乱七八糟的颜色斑点。
惊人的成果不断冒出来,李颜却一直没有多兴奋,而且全部秘而不宣。
这让人非常难以理解。
直到他干脆消失在了众人视野中。
各个项目组一下失去了主心骨,然后收到了“可以解散”的说法,稀里糊涂地又四散回了原单位干活。
很多人都有点怅然若失。
所以……我们有没有创造历史来着
说没有吧,高级的有常温超导这种可以改变世界的成果,低级的也有搞出来1厘米长度的超微型无人机这种领域内的成就……说有吧,真正的突破全靠李颜,人家现在能把所有核心内容捏在自己手里,也很说明问题。
而且“秘而不宣”,不就等于没人知道。
谁改变了历史然后还没人知道的啊!
“我懂了,这是颜神给我们的一次思考,或者说考验。”有位组长说道,“我们切切实实作为一个团队完成了这些惊人的成果,我们也一直说改变世界的成果就是我们毕生所求。那么现在研究出来了,我们却因为‘没人知道’而感到空虚,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其实就只是在追求虚名!颜神这是让我们好好感悟自省!”
“得了吧,到底是不是我们改变的世界,你心里没数吗”
“这世界目前也确实还没改变啊。”
两个研究员一开口,大家又怅然若失了。
李颜消失,明面上的说法是“投入到量子计算机的深度研究”,实际上就是跑军工那边搞最终阶段的验证了。
什么你问量子计算机
巧了,军工这边的人也很好奇。
但李颜没有说太多,因为这块内容属于……他不保密,大家也看不明白的程度。
“我发现了一种基于拓扑材料的稳定量子比特结构,极大延长了量子态的相干时间,并在常温下实现高效操作。这解决了量子退相干和错误率高的核心难题。”
他也是说过的,但确实大家完全没听明白,连此举的意义是什么,都不明白。
那就等结果吧。
一切就这么稳步推进着,不知情的人猜测李颜准备搞什么大动作,知情的人期待着李颜告诉他们“我搞定了”的那一天。
日子就这么溜走,很快来到了2018年的夏末。
李颜研发到后期,进入了一种非常怪异的境界。
说投入吧,整个人丝毫不显得兴奋,对不少喜人成果的达成总是一副意料之中的样子;说不投入吧,他经常动不动就对着一堆数据思考上好几个小时,甚至把自己关进小黑屋——启动超频去了。
他很认真,很专注,看起来却又没有什么全力以赴的感觉。
完成了诸多技术突破,却完全没从中获得什么满足感一般。
到场跟进项目的领导有过如此表示:“即将取得成功的李颜看起来还没跟我展开蓝图时开心。”
这实际上让其他人都有点没底。
做了这么久了,做出来的玩意儿到底能干嘛,或者说,是不是能做到对应的效果,他们都是两眼一抹黑的。
李颜的不兴奋,到底是觉得项目推进不如预期所以对最终结果不乐观,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能有啥原因
军工这边的某位负责人心里实在过于没底,冒着李颜不满的风险,通过一些渠道问到了韦韵之。
结果收获了“他可能觉得不够有挑战性了”的奇妙回答……
不过韦韵之并不知道李颜在搞什么,她也以为李颜只是在推进量子计算机的研究。
这种飘摇的情绪在18年开春时被一发激光炮跟一发电磁轨道炮狠狠冲散了。
官方本来就有在研究这个东西,但进展其实都还比较初期。
电磁轨道炮追求极致的速度,可以用于天基反导系统,但目前为止最狠的测试初速度也就是灯塔那边在实验室搞出来的2.4k/s。
这速度不够,而且面临炮管材料强度不足、响应速度过慢等问题,距离实际应用在天基武器上边还有很长的距离。
李颜表示材料强度不行我就搞个新材料,磁场强度不够我有室温超导,响应时间问题我有量子通信……
然后借由大西北一发初速度直接突破20k/s的炮弹把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
这意味着哪怕是部署到1000k高度的轨道炮,都能在50s内轰到地面。
如果绕这么一圈带轨道炮的卫星,结合强大的量子卫星-雷达检测系统,扼杀飞行中的导弹,想来并不是什么难事。
这一炮就已经足够让所有人心跳猛然加速了。
李颜又给了大家一发激光。
激光这玩意儿,速度快则快矣,但长距离打击的精准度与威力,都相当让人不满意。
李颜表示那是你们的激光。
八一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