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他还联系了一些媒体,通过技术优势和市场趋势分析,暗中引导舆论,逐步瓦解天辉的市场信任度。
天辉的反击与应对
王旭的举动,很快就引起了天辉集团的警觉。
天辉的高层迅速开会,他们显然也意识到了王旭的反击策略。
“王旭这小子,居然在市场上大幅度降价,还敢打价格战?”天辉新能源的副总裁怒声道,“他这是在逼我们应战!”
董事长沉思片刻,缓缓道:“他想拖垮我们的现金流,但他低估了我们的资本实力。如果他要打价格战,那我们就奉陪到底。”
于是,天辉迅速在市场上推出了一系列降价措施,甚至推出了一款新产品,企图压制王旭的市场空间。
但王旭早有准备,他的研发团队早已完成了新型电池的测试,并且找到了几家关键合作商,愿意将这款电池快速推向市场。
“天辉以为打价格战就能赢?”王旭在办公室里冷笑,“我们不仅要在价格上竞争,更要在技术上碾压他们。”
他迅速联系了几家新能源汽车厂商,向他们展示了最新的电池数据。
当这些企业看到测试结果后,纷纷表示出了浓厚兴趣,并表示愿意尝试合作。
“王总,如果你的电池能稳定供应,我们愿意签长期采购合同。”一家车企的代表在电话里说道。
王旭笑道:“放心,我们不仅能稳定供应,还能提供持续的技术升级。”
局势逆转,王旭占据主动
随着新产品的推出和市场份额的逐步提升,王旭的公司逐渐扭转了局势。
天辉新能源原本计划通过价格战拖垮王旭,没想到王旭不仅在资金上得到了外资支持,还成功找到了新的市场合作伙伴,反而让天辉的策略失去了效果。
更重要的是,随着王旭的新能源电池技术逐渐获得市场认可,天辉的客户开始动摇,一些原本坚定与天辉合作的企业,也开始考虑转向王旭。
到了这一步,王旭已经不只是守住了自己的市场,而是成功反击,开始对天辉形成威胁。
他站在窗前,嘴角微微上扬:“这才刚刚开始。”
八一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