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开仓放粮赈灾。”李觉说道。李昂听后大喜,但随即又皱眉道:“粮食虽有,但是灾民众多,只能帮助一时”。
李觉接着说道:“第二,那些壮劳力,让他们清理河道,修建道路,换取粮食。这正是我最早提出的以工代赈的办法。这样一来,既能解决灾民的温饱问题,又能为国家做一些实事。这样既能为父皇解决一些困难,又能增加四哥在百姓中的声望”
李昂道:“只是我储藏的粮食有限”李觉微微一笑,说道:“四哥放心,万年县储存了不少粮食,你随时可以调用。”李昂大喜过望,拍着李觉的肩膀说道:“十三弟,你真是我的福星!有了这些粮食,我就能大施拳脚了”。
赵王走后,魏子期和钟无牙来到李觉的书房,脸上带着疑惑:“殿下,如此提升在百姓中声望的事情,您自己不做,却白白便宜了赵王。这又是为何”。李觉眼中闪过一丝坚定:“魏先生、钟先生,我做这件事,并非为了提高自己的名望。名望对真正心系百姓的人来说,都是浮云。心中有百姓,才能真心诚意地为他们做事”。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赵王作为太子的有力竞争者,在朝堂上拥有深厚的政治根基和广泛的盟友网络。他能够调动的资源和力量远超于我。赵王需要提升在百姓中的声望,以增强自己在朝堂上的竞争力。我与四大家族的猜忌极深,四大家族在朝堂上的势力庞大,他们对任何可能威胁到自己利益的行为都会进行强烈的抵制。如果我直接出面赈灾,可能会引起四大家族的猜忌和反对,从而引发不必要的冲突。而赵王奉旨出面,则可以将这种冲突降到最低,毕竟四大家族做事留一线,将来万一赵王当上太子,将来也好见面。也避免我直接暴露在四大家族的对立面。“以工代赈”方案,不仅解决了灾民的即时温饱问题,还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劳动力。这种方案需要大量的组织和协调工作,赵王李昂的朝堂影响力能够确保这一方案的顺利实施。还有就是现在我风头正劲,万一父皇猜忌我有争夺民心、扩大势力的意图想法呢。所以只要能让这些灾民吃饱穿暖,我何在乎他抢我的风头”。
魏子期和钟无牙对视一眼,心中满是敬佩。他们深知,李觉的心中装着的永远是百姓,而非个人的名利。
李觉微微一笑,说道:“我们都是大秦的臣子,百姓的福祉,就是我们的责任。只要能让灾民挺过这段日子,我愿意做任何事”。
几天后,赵王李昂将想法禀报秦皇,秦皇大喜,从从朝廷里匀出一些粮食,命李昂负责在酉阳城外开设了赈灾粥棚,开仓放粮,李觉也在一旁协助李昂,将万年县储备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到酉阳城外。同时组织壮劳力清理河道,修建道路。灾民们纷纷响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一切的背后,是李觉默默的付出。
李觉坐着轮椅来到城楼上,望着远方的酉阳城,看到李昂率领着官员辛苦地忙碌着,看到百姓对李昂的顶礼膜拜,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些灾民能早日度过难关,希望大秦能早日恢复往日的繁荣”。他深知,自己的力量有限,但他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八一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