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一中文网>历史军事>二战风云:铁血苏维埃> 第160章 报复性轰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0章 报复性轰炸(2 / 2)

,实际上重型装备在森林里的行军速度不会有多快。所以他们肯定就藏在这片森林里。轰炸这片森林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我们看不到森林里俄国部队的具体位置,只能采用盲炸的方式,希望这种盲炸方式能给躲在这片森林里的俄国人带来重大损失吧。至于你们向逼着俄国部队逃出森林是完全不可能的,俄国人应该清楚,在这里有我们足足12架轰炸机在盘旋。他们离开森林只会被我们炸碎在地面上。所以哪怕是在森林里一枚航空炸弹能给俄国人带来比平地上更多的伤害,他们也不会出来的。”

“那怎么办?总不能带着炸弹返航吧?”一些德军飞行员质疑道。带着如此多的炸弹返航可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降落时很容易发生意外,最终炸毁自己的飞机。

“现在听我的指令,不要再按照原定计划进行密集轰炸,而是应该将所有的炸弹尽量投掷得分开一些。争取一些炸弹能炸毁他们的坦克或者火炮。扔完所有的炸弹我们就返航。至于有没有战果,我们不能保证,谁让陆军方面的情报不及时呢。”德国空军飞行大队长无奈之下只能做出这样的选择。

于是,这片乌克兰北部的森林就遭了殃。不时有一枚航空炸弹被德军轰炸机扔到了森林里,到处腾起一大团火光和浓烟。十多分钟以后,这批德军轰炸机就扔完了所有携带的炸弹开始返航,只给这片森林留下了大小不一的各种被炸开的空地以及有些黑色的烟柱。

远处的塔姆鲁奇集群所有的指战员们当然听到了这些爆炸声,他们心里暗自感觉侥幸,因为如果他们撤退的速度慢那么一点,就会有大量的装备和人员损失在这次德国空军的轰炸之中。而且由于牵引火炮的卡

车和坦克在森林深处行动极为不便,所以他们从一开始就是沿着森林的边缘在撤退,反倒幸运地躲过了这次轰炸。德军轰炸机更多的是将航空炸弹扔进了森林里最茂密的地方,完全做了一个无用功。

“走吧,同志们!德国人的飞机发现不了我们,我们必须要继续赶路,不能在这里停留。也许德国人会派出更多的轰炸机对这一带进行轰炸,我们可不能报任何的侥幸心理。”塔姆鲁奇上校看了被轰炸区域的方向一眼,催促所有的坦克手、炮兵以及步兵们赶紧走。没有制空权就只能这么被动挨炸,塔姆鲁奇上校此时恨不得有种冲动去质问西南方面军的空军司令员,为什么战争爆发到现在,天空中哪怕连一架苏军飞机都没有。

这次的轰炸不了了之,战果也根本无法统计。德国空军第6航空队第12飞行集群只能按照实际情况向第一装甲集群司令部进行反馈。

第一装甲集群司令官冯·克莱斯特上将收到德国空军方面的通报后很是不满,但他也无可奈何,因为他无法指挥空军再次对那一带进行搜索和轰炸。要知道德国空军虽然是配属给南方集团军群作战,但在指挥系统上却是独立于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的。

为此,冯·克莱斯特上将专门向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格特·冯·龙德斯泰德元帅提交了一份备忘录。

在备忘录中,冯·克莱斯特上将特别提请龙德斯泰德元帅必须注意被乌克兰方面的苏军第5集团军。这个集团军自开战以来表现非常活跃,给德军的进攻带来了很多麻烦,不管是在罗夫诺附近的防御,还是这一次重创突入苏军防御纵深的第19装甲师,都显示这个苏军集团军指挥官有着良好的战略素养,受过良好的

战役指挥培训,能在异常复杂和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使用多变的手段来顽强防御,并且不时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来进行反击。

冯·龙德斯泰德元帅对这份备忘录倒是有些重视,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指挥南方集团军群进攻乌克兰的行动远远落后于战争开始前德军总参谋部制定的计划。

而此时,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分别在白俄罗斯方向和波罗的海沿岸方向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战果。特别是在白俄罗斯方向上,中央集团军群简直就是所向披靡,将苏军的重兵集团包围在了白俄罗斯的一个大包围圈里,而德军的兵峰已经直指战略要地斯摩棱斯克。而现在苏军正在拼命调集预备队死守斯摩棱斯克,德军的形势一片大好。

反观在乌克兰方向上,战争开始的前十多天,南方集团军群根本未能取得什么像样的战果,只是最近才在罗夫诺以南突破了苏军的方向,形成了一个大约宽30公里的缺口。目前第6集团军正在从这个缺口突入苏军的防御纵深。这样大的战役防御缺口,他很有信心苏军不可能还能堵得住。

既然机会出现在乌克兰南边,那么在乌克兰北部防御的苏军第5集团军即便是表现再好,也是无济于事的。他可以确定,苏军的第5集团军无力向南方集团军群发起一场进攻战役。

因此,罗德斯泰德元帅将安分备忘录抛到了一边,重点关注起乌克兰南部的战事。他已经看到了取胜的希望,至少从缺口突入苏军防御纵深的第6集团军与从罗马尼亚和匈牙利方向上发起进攻的第17集团军进行钳形攻势并合围在乌克兰南部防御的苏军西南方面军一部以及南方面军有了可能性。而这一切都取决于第6集团军的突击速度。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八一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