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无形的压迫感让不停射击的德军官兵们心理压力逐渐增大,甚至有人因为受不了这种心理压力而暂停射击,缩回到战壕里或者建筑物的角落里。他们大多数都目睹了大量苏军士兵们倒在河面上冲锋的路途中。甚至还目睹了一个波次冲锋的苏军士兵们基本上死光以后第二波次的苏军又开始冲上冰冻的河面继续前进。
也正因为防守的德军官兵们开始心理上发生动摇,在前线指挥的
德军指挥官不得不将苏军这种亡命冲锋的情况向自己的上级汇报。申请跟多的部队和火力到防御前沿来防御苏军的自杀式冲锋。
这当然引起了德军第3装甲军军长的特别注意,实际上,他很清楚罗斯托夫的重要战略地位,当然也能理解苏军为什么会采用这种有些无法理喻的战术。在他看来,也许苏军丢失了罗斯托夫后受到了苏军高层的严厉指责,负责在罗斯托夫附近指挥战斗的苏军指挥官为了夺回罗斯托夫市区,只能不计伤亡数量而选择这种战术。
既然苏军想要夺回罗斯托夫市区的企图如此强烈,不仅是德军第3装甲军军长,就连第1装甲集群司令官冯·克莱斯特上将也只能严令德军必须挡住苏军对罗斯托夫市区的反扑,并没有让在罗斯托夫附近的德军部队后撤休整和进行补充。毕竟,如果刚刚宣布占领了罗斯托夫而后又立即被苏军夺回罗斯托夫,克莱斯特上将根本无法向德军高层以及德国元首进行交代。克莱斯特上将甚至在暗自窃喜,如果苏军继续这么不计伤亡的话,也许更能在罗斯托夫市区的争夺战中消灭更多的苏军部队,方便德军下一部向高加索地区进攻。
在这一天之内,苏军独立第56集团军一共组织了4—5波次的集团冲锋,在封冻的顿河河面上损失了至少3—4000人。前沿的几个步兵团基本上被全部报销,剩不下几个人了。
看到一天之内如此大的伤亡数字,在南方面军司令部里的阿斯卡列波夫也有些瞠目结舌。在他的印象中,苏联额土地很广袤,但是人口并不多。在战线上一个小战场一天之内的损失几个步兵团,对于人口并不多的苏联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这种损失可是消耗掉
了苏联人口中最适合成为士兵的青壮年男人!
到了这天晚上,天完全黑了下来,独立第56集团军的部队依然没有能成功冲过顿河河面,德军依然牢牢掌控着顿河北岸罗斯托夫市区。由于夜晚很黑,苏军停止了继续向罗斯托夫的进攻。虽然损失了很多士兵的生命,但是苏军还是达到了其战役目的,那就是将德军第3装甲军牢牢吸引在了罗斯托夫市区附近。
而这一天的时间正是苏军战役进攻部队实施进攻前准备的最后一天,第37集团军的首批突击部队已经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八一中文网